自古以来,考试升学就是中国人心中的重中之重,毕竟人生四大喜之一就有“金榜题名时”,而大考过后的庆祝更是人之常情。
据史料记载,自唐中宗始,每当新科进士放榜,都会在曲江设宴,乘兴作乐,饮酒赋诗,大肆庆祝。当年孟郊在进士及第后,于曲江边所作《登科后》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佳句更是流传至今。
在形形色色的庆贺宴席中,有四场由官府出资,为学子举办的盛大庆祝宴会最为知名,分别为: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会武宴,统称为“科举四宴”。
鹿 鸣 宴
“鹿鸣宴”最早出现在唐代,是为乡试后新科举人准备的“升学宴”,参加的人有当地的父母官、主考官、新科举人和年老举人。
大家聚在一起饮酒作诗、唱歌跳舞,还要演奏《诗经·小雅》中的首篇《鹿鸣》诗,因此得名“鹿鸣宴。“鹿”和“禄”同音,寓意高官厚禄、仕途高升,而“鸣”意为天赐,天子选定的人定都能成为人中龙凤。
“鹿鸣宴”一方面显示出皇恩浩荡,一方面也告诉各位新科举人天子对人才的器重,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琼 林 宴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们举行的“庆功宴”。宋朝时,赵匡胤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
殿试后,便会举行隆重的典礼仪式,并在汴京(现开封)皇家花园琼林苑赐宴庆贺,因此得名“琼林宴”。宴会上,皇帝和相关的朝中大臣与新科进士们觥筹交错,饮酒赏景,齐乐融融。
鹰 扬 宴
“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后而举办的宴会,始于清制,放榜当日中举的武举人们要和考官一同设宴庆贺。所谓“鹰扬”,乃是威武如鹰之飞扬之意,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颂扬太公望的威德如同飞翔在天空中的雄鹰一样,这种比喻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也是考官们的自诩。
据史料记载,“鹰扬宴”的规格是和“鹿鸣宴”一样,只不过流程由文人们的饮酒赋诗变成了武举人们射箭切磋,拼比酒量。
会 武 宴
“会武宴”是武科考殿试放榜后,兵部为新科武进士们举行的宴会。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记载:” 《通礼》武殿试传胪后,燕(宴)有駱官暨诸进士于兵部,日会武燕(宴)。"
因为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更气派,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除了饮酒庆贺,还会赏赐武状元盔甲、腰刀等武器,并按照等级赏赐武进士金银财物等。
升学谢师宴
“科举四宴”曾是皇家恩典,如今,经历上千年的演变,逐渐成为许多高考考生金榜题名的“升学宴”或是“谢师宴”。
每当高考结束后,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家长们置宴庆贺,喜上加喜。方面尊师重道,报答老师的培养之恩;另一方面,亲朋好友欢聚一起,为学子的成就举杯欢庆,为他们的前程送上诚挚祝福。
2021高考已经结束,日月酒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升学宴专属定制酒”!诚挚的祝愿各位学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全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