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新闻 >> 详情

林州先辈开凿天河引甘霖,日月酒窖问道神渠砺风骨

发布时间:2019-11-22

分享至:
打印
    2019.11.17-18日,河南日月酒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员工走进安阳,开展了“学习红旗渠精神·展开六十日冲刺”主题团建活动。旨在通过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反思自身,提高工作热情,从而全力备战旺季。


      早上10点,公司员工走进红旗渠纪念馆,通过“干涸历史”、“红旗引领”、“太行丰碑”、“山河巨变”、“精神永恒”五个展厅了解林县当年修建红旗渠的缘由及艰辛历史。

△在红旗渠纪念馆门口合影留念


△倾听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

历史上,林县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地方。从1435年到1949年的514年里,有记载的旱情就有104次,其中大旱绝收38次,“人相食”现象更是达到5次之多!


为了结束千百年来林县的缺水历史,也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环境,1960年,在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决定开启“引漳入林”工程——修建红旗渠。


工程修建期间,民工口粮,群众自筹;修渠工具,群众自带;施工器材,群众自己造,30万干部群众矢志不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战十个春秋。


用简陋的工具,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如果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据红旗渠志记载,十年工程期间,先后有81位村民牺牲,最大的60岁,最小的年仅17岁。

△红旗渠献身名单


     红旗渠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树立了中华民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伟大精神丰碑。 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5月被中央纪委、监察部联合命名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数十年来,无数中央各级领导、各地公司员工陆续来到红旗渠,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场馆内的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林州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坚毅精神。一锤一铲无声地表达了林州百姓人定胜天的顽强意志,也唱响了红旗渠的最强音,让在场的日月酒窖同事们无不为之动容、震撼!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红旗渠风景区,望着壮阔的渠道,不少同事发出了“这得修的多艰辛”的感慨,对于上午在纪念馆接触到的历史有了更加切实的感受。


      两边的岩壁上到处都有炮药烧撩过的痕迹,还有不少坚实的雕塑,有的吹着号角,有的张着大嘴像是在呐喊,足以让人想象那些年,林县人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扁挑手抬修建红旗旗的艰辛。

      

       走过几段陡峭的台阶,到达一线天,这是一道山缝,幽静深邃,在里面徐行,只能看到一尺宽的蓝天,身体稍胖的人,需吸着肚子才能通过。


      面对如此陡峭难行的山缝,同事们没有选择退缩,大家手扶石壁,小心翼翼的前行,步步踩实,不时传来“小心碰头,这里有突出石头”、“没有人落后边吧”等关怀声音,最终无人落队,全体通过。


      走出一线天,内心顿感舒畅,大家一边谈论刚刚的惊险,一边向上攀登,到达了步云桥。步云桥为悬空索桥,由铁栏杆架成,横跨两山之巅,跨度146米,两座山峰相对而出,不怒自威。

      

       一同事声明,有恐高症,就不过去了,但看到大家都走了过去,她还是壮了壮胆,勇敢的突破自我跟了上去。到达桥的对面时,大家一起为她欢呼雀跃,并激动地回到桥中央合影留念。


      18日上午,公司员工在会议室开展“学习红旗渠精神,展开六十日冲刺”主题会议。通过对昨日红旗渠的参观,不少同事突破自我,大家踊跃发言,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探讨,对以前自己的工作积极打分,进行反思与总结。


      并提出未来60天的发展目标,立下“军令状”,立志发扬和学习红旗渠精神,“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奋力赢旺季!


     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改造自然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更是一面永恒的旗帜。此次团建活动,不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对不少同事来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突破,相信今后大家都会将红旗渠精神更好的融合到工作之中,用更加蓬勃自信的精神面对生活及工作中的挑战,团结协作,备战旺季的到来!
浏览次数:0

河南日月酒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9 豫ICP备19039116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70029

豫公网安备 52018202017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