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中华传统节日的饮食谱上,月饼,一度是中秋的代名词,就像端午的粽子,除夕的饺子,是家家户户团圆的寄托。
但翻看古代典籍,早年间,中秋节并不一定吃月饼,但正宗传统的中秋节一定有两件事必须要做,一件是赏月,一件是饮酒。
赏月饮酒话中秋
《礼记·祭法》记载:“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按古制,天子每年春分时祭日,秋分时祭月。后来历法融合,“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
秦汉之时,上至朝野,下至民间,都很重视祭月活动,天子在祭月时还要饮经过多次酿成的“酎”酒。
唐代时期,中秋赏月风俗在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饮酒的诗句。到了北宋,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中秋月好,举杯共邀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
南宋《梦华录》中也有大量篇幅描述中秋节赏月饮酒盛况:“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即使是“陋巷贫窭之人”也会“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中涉及到中秋节气,更是有专门饮酒的记录:“忽值八月中秋节到,高氏叫小二买些鱼肉果子之物,安排家宴”“至夜三更,叫小二赏了两大碗酒。小二不敢推辞,一饮而尽,不觉大醉,倒了。”
由此可见,中秋佳节必须饮酒,方能尽兴中秋。
马上又要到中秋节了,酷夏刚过,严冬未临,气候清爽宜人,加之正逢收获时刻,新禾登场,瓜果飘香,正是饮酒赏月好时机!
备上几瓶好酒吧,与家人欢聚,三五好友共酌,把酒言欢,月明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