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发酵……截止2月4日晚21点,全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20524例,疑似23214人,死亡426人,731人治愈出院。
随着每日报告病例数字的上升,公众的神经不断紧绷,各种防范措施及建议不断更新:
1.减少流动,尽量不外出,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不去密闭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
2.外出尽量戴口罩,口罩要注意正反和上下,包住口鼻,紧贴皮肤,保持干燥。口罩丢弃时可反折装入塑料袋扎紧后按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勤洗手,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保持乐观开朗态度,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作息时间规律,充足睡眠。
4.加强营养摄入,尽量不吃生冷食品,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适量饮酒增强抵抗力。
……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提升免疫力才是最好的预防
2003年非典期间,新华社曾发布的一篇报道。文中写到:“非典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但它并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唯一疾病。人类要想抵御各种疾病、保持健康,必须拥有强壮的体质。”
就像古人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话用在现在冠形病毒疫情的今天,同样有道理!身体的免疫力就是最好的防御机制,也是身体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它可以抵抗外来的各种病毒和细菌,还能处理损伤、病变等各种问题;有些人总是得病,而有些人几乎很少得病,这就是身体免疫力的不同!
酒借药势,药借酒功
那么要如何增强免疫力呢?除了锻炼身体,健康饮食,适量的饮用药酒就是一个有效的举措!
历代中医都认为“酒为百药之长”。汉字“医”繁体字写作“醫”,从“医”,从“殳”,从“酉”。其中的酉,本义就是酒。《黄帝内经》也有关于酒用于医疗的记载,书中指出作“汤液醪醴”(酒),“邪气时至服之万全”。药王孙思邈更是曾经提过:“一人饮,全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对酒本身的药用价值、以及以其制备药酒而使药力大增的作用倍加推崇。
药酒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功效,是因为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能把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大部分有效物质溶解于酒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效。酒还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够较容易地进入药材组织的细胞中,促进置换和扩散,有利于提高药物有效成分浸出的速度和浸出效果。
酒与药的结合,还弥补了药物苦味过浓的缺陷,同时也能改善有些蒸馏酒过于辛辣的风味。因而,将药物配入酒中制成药酒,“酒借药势,药借酒功”,两者配伍同用,相得益彰。
要想药酒好,一定要酒好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酒剂系指饮片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指出:“生产药酒应选择谷类酒为原料。”可见,生产药酒应选择谷类原料制成的白酒作为药用酒的基酒。
专家认为,浸泡药酒的基酒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这样才能在浸泡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杀灭所浸泡的中药材中黏附的微生物、寄生虫等,以保证所浸泡药酒的安全性。一般来说,滋补类药酒所用基质的浓度可稍微低一些;活血疗伤类、祛风湿类药酒因行散活血的需要,所用基酒的浓度可以相对高一些。
另外,制作药酒,酒的选择也非常有讲究,要想药酒好,一定要酒好!因为药酒每天就喝一点,所以务必要使用优质的纯粮酒来泡制!禁止用乙醇(酒精)或甲醇残留量高的劣质白酒浸泡药酒,劣质白酒泡的药酒不仅功效不大,反而会为人体带来伤害!“少喝点、喝好点”才能把药酒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
一人一方一酒剂
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用来泡制养生药酒。《神农本草经》中说到“药性有宜酒渍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说明有些药物不宜入酒。
家庭养生药酒,其组成的处方原料更应首选药食两用之材,注意养生进补的安全性。药性过偏、作用剧烈或有毒性的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均宜慎用,因为这些药物都有严格规范的泡制要求,必须由专业中药师操作。
另外浸泡药酒所用的中药材除了要求品种优良、纯正地道外,还应注意同名但不同基源药材之间的区别,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淮牛膝基源药材产于河南,功能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川牛膝基源药材则产于四川,临床应用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为主,两者有较大区别。
又如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习称“南五加皮”;来源于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习称“北五加皮”。两者均能祛风湿、强筋骨,但南五加皮无毒,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较好;北五加皮又称“香加皮”,有毒,不宜过量和长期服用,两者不能混用和代用。
具体药酒的药方一定要由医生开具!每个人体质千差万别,吃药要对症下药,药酒更要对症也才可饮用。只有专业的医生、靠谱的方子才能挥药酒的最佳功效,切忌盲目饮用偏方!
疫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我们既不能传谣夸大白酒预防治疗对抗冠状病毒的作用,也要正视适量饮用白酒和药酒对健康的好处,请大家根据政府的提示,积极配合支持防疫的各项措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